从行业分布来看,股价累计涨幅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中,来自电子行业的有5家★,计算机行业有4家★★★,基础化工有3家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2家北交所公司分别位列涨幅第五和第八★,分别是艾融软件(830799.BJ)、美之高(834765.BJ)★★。艾融软件是9·24行情以来的首只10倍股,仅用了14个交易日达成。
值得注意的是★,寒武纪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含“基★★★”量颇高,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、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、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、银河创新混合A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。
前十大牛股中★★★,股价涨幅大于300%有3只,“牛股之王★”由寒武纪(688256.SH)当选,全年股价涨幅近388%,股价达到658元/股。据悉★,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★,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,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。
招商证券医药团队表示,看好医药 2025 年趋势向上,关注医药创新出海、内需消费与并购机会★★。
中信建投601066)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表示,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★,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(创新★★★、出海、边际变化)和行业整合机会。
今年,★“高倍股”成为市场焦点,在剧烈的行情中诞生过4只十倍股,分别为正丹股份300641)、艾融软件、双成药业002693)和光智科技300489)。
从个股涨幅来看(前复权)★★,市场呈现结构性牛市。同花顺300033)iFinD数据显示,在5155只个股中(剔除ST股、退市股、2024年上市新股),有2155股涨幅为正★,91股涨幅超100%★。此外,51股跌超50%,5股跌超60%。
12月31日,A股2024年交易正式收官★★,纵观全年,A股★“先抑后扬”,主要股指全线.23%。
普利制药多次提示风险称★,目前,公司正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★★,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等相关情况以最终调查结果为准。若触及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★★,公司股票存在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★★★。
最具奋斗“精神★★★”的个股是榜尾的中百集团000759)(000759★★.SZ),该股于12月搭上大消费风口,实现14个涨停,累计涨幅约216%★★,而该股的全年涨幅仅199★★.31%。
华安证券600909)分析师谭国超表示,创新药行业在上一轮的发展基础上,探索出了更多新的发展路径,随着国内并购重整浪潮、药企出海新模式的推行,创新药行业有望诞生更多大型药企,原有的企业龙头则有望获得新增长曲线★★★。持续挖掘临床真获益及真创新★★★,关注并购及出海标的。
不过最值得关注还是TMT行业,前20家公司有10家。中信证券研报也指出★★★,从主题看★,AI和国产自立是两大主题,海外AI龙头产业链公司★、国内AI自立配套的算力芯片★、数据平台等公司涨幅较大。2024年,一级市场的大模型产品也频频引爆二级市场★,相继诞生了Kimi概念股、智谱AI概念股和豆包概念股★★★。
“2024年预计是近十年来医药投资压力最大的1年。”华鑫证券分析师胡博新在医药行业2025年策略报告中表示。
对于2025年,多家券商医药分析师依旧满怀希望,相信★★“否极泰来”,均看好医药行业未来的投资机会★★★。
对于2025年★,中信证券称,看好中国科技板块在AI驱动下的表现★★★。展望中长期,以字节豆包AI生态为代表的国产AI产业链持续迭代★,多模态能力和准确度持续上升,B端★★、C端持续渗透★,腾讯★、阿里等中国科网公司亦有丰富的垂类数据和应用场景。该机构认为,2025年★★,更多AI软件应用或端侧产品的落地★,将有力提振中国科网公司的估值水平★★★。
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热潮,大模型厂商纷纷采购AI算力芯片,寒武纪作为★★“中国版英伟达★”受到投资者广泛的追捧。寒武纪今年股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,于12月23日盘中达到700元/股★★★,股价仅次于贵州茅台600519),最新市值达到2747亿元。
从行业分布来看,股价累计跌幅最多的20家上市公司中,来自医药生物行业的最多(6家),其次是机械设备、基础化工行业(3家),电力设备行业(2家)。
需要注意的是,医药生物行业指数(801150.SL)今年收跌14★★★.33%,已连跌四年★,累计跌超40%★。
胡博新也表示★★,海外新市场的开发★★★,AI等新技术的引入迭代更新,新产品的商业化推进,中国医药产业仍在不断地通过产业升级获得增长。
胡博新指出★★,医院渠道内需增长不足叠加政策的持续扰动,行业收入增速乏力★,利润增长尚未恢复★。对比历次医药行业承压阶段,不仅传统仿制药增速一般,原有抗政策风险的疫苗、医用耗材等多个细分领域也陷入激烈竞争中,盈利下滑,结构性增量缩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