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★★★:吉林省吉林市光华路98号邮编★★★:132011 网站标识码★★★:2202000006
★。在新设罚款事项时★★★,统筹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行业特点★★、违法行为情节及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★,对能够通过教育劝导★、责令改正、恢复原状等方式管理的,不设定罚款★★,对必要设置的事项,规范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★★,使罚款最低与最高数额之间不超过坚持立法后评估,对实施满两年的涉及行政处罚规定的政府规章,对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重点评估,确保地方立法质量。。根据上位法变动情况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及时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存在的不合理罚款事项进行清理★★,确保法制统一。
三是聚焦法律服务,着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举措。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。积极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,依托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,整合律师、公证、司法鉴定★、仲裁等服务资源★★,面向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★、集约式公共法律服务,更好满足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★。目前★,全市建成市级法律服务中心1个,县(市)区法律服务中心9个★,乡(镇)街法律服务工作站143个、村(居)法律服务工作室1645个,实现了全覆盖。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。司法鉴定机构为企业办理司法鉴定实行优先受理、优先指派鉴定人、优先出具鉴定意见。公证机构为企业办理经济合同类公证,依据规定按收费标准的50%收取公证费★★★。年初以来,共为企业办理各类借款合同、抵押贷款合同赋强公证等1500余件,减免收费200万余元★。助力企业化解矛盾纠纷。发挥民商事仲裁专业、高效、灵活等优势,将仲裁调解引入企业解决纠纷渠道,引导更多民营企业了解仲裁、参与仲裁、选择仲裁、适用仲裁,建立多元解纷★、便民利民、开放互动、交融共享的矛盾纠纷联解服务机制★★,实现一站式仲裁法律服务。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,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公证服务团队,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、专有技术和交易安全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★★。
二是聚焦行政执法,推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。动态调整行政执法“四张清单”。指导全市各级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全面推行说服教育、劝导示范、行政建议等包容审慎监管方式★★★,健全完善“一案三书”工作机制★,全市编制实施不予处罚、从轻处罚★、减轻处罚、免予行政强制事项748项,促进市场主体依法经营。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★★。指导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不断规范行政处罚裁量行为,规范适用自由裁量权基准,最大限度维护公民★★★、法人的合法权益★。目前★,我市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已普遍建立,行政执法行为得到有效规范,行政执法质效大幅提升★★。全面实施首违不罚清单制度★。积极推行柔性执法,建立“初次违法、危害后果轻微、违法行为人及时改正”容错监管制度★★★,指导全市各部门编制实施“首违不罚”事项200项,并按照要求予以公示备案★★。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。采取重大执法案件备案审查★★★、案卷评查、专项监督、行政执法监督反馈整改等方式,强化对执法部门贯彻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的日常监督,共发现“案卷证据归档不全★★★、行政处罚执行不到位★、执法文书不规范、案卷办理超期”4类35个问题★★★,均已整改完毕★★★。